亚洲翼装飞行第一人拥抱蓝天之旅 大师讲航空 第七集
来源:企鹅电竞pc 发布时间:2024-03-12 17:02:28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主办,中国航空学会承办,航空知识杂志社协办推出“科技民生大讲堂——大师讲航空”系列共12个视频,邀请12位航空领域的总师、试飞员及行业领军人物主讲,权威视角讲科普,让社会公众听最关心的航空话题、最高端的科技、最前沿的进展。今日第七集,主题《拥抱蓝天 航空运动》。
2004年一次偶然的机会,他接触到滑翔伞运动,并在一番了解后投身其中。2009年、克罗地亚,他代表中国,第一次赢得了世锦赛滑翔伞定点的冠军。
2012年的张家界天门山之旅,让他重新认识了翼装飞行。现在,他被称为“亚洲翼装飞行第一人”。
我眼中的航空运动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存在,它与其他任何运动都不一样。飞行时,人再看世界,角度就变了。
很多人一提航空运动,第一反应可能是危险。在听到有人自费参与这项运动,就会觉得这人真有钱。但这些评价和认知不够客观。
我曾做过一个粗略统计,目前国内参与航空运动的人数应该在一百万以上。当然了,有的是直接参与,如专业飞行员、教练员,有的是间接参与,如跳伞飞行体验等。这几种群体加起来,总数超过了一百万。
目前全球范围内的航空运动项目大概有几十种,国内很常见的有热气球、滑翔伞、通航飞机、跳伞、三角翼、航空模型等。
航空模型在青少年群体中越来越普及,甚至进入了学校课程。而滑翔伞、热气球、三角翼、旋翼机等正以航空俱乐部的形式,在各地逐渐建立起来,培养了大批开展航空运动的专业飞行员和飞行教员。培养出来的这些人,又帮助更多有飞行梦想的人实现体验飞行的梦想。
航空运动未来肯定会发展得慢慢的变好。其实我也在观察。从2011年开始,我发现周围很多人愿意参加户外运动,如爬山。跟着时间推移,肯定会有更多的人喜欢上户外运动。只要这个群体的基数达到一定规模,其中一定会有部分人尝试体验空中运动项目。一定要做好的有三点:提高航空运动安全性、建立大量正规培训机构、逐渐放开的空域管制。
飞行热气球,会非常安静。除了加热时发出的声音以外,全世界都特别安静、祥和。但是热气球是不能控制方向的,它的运动轨迹就是随风飘。航展、航空节上的,多半是系留热气球,用于展示和体验活动。实际上热气球可以飞到离地面几千米高的地方。
热气球的飞行方向,完全靠飞行员来掌握,其依据是飞行员掌握的气象条件。飞行员可根据不同高度层的风向,判断出热气球的飞行方向。比如离地面100到500米的空气层吹南风,热气球就会在这个区域向北飞。飞行员通过调节热气球离地面的高度改变其飞行方向,最终去往目的地。
我曾夺得过2009年世锦赛滑翔伞定点的冠军。2011年翼装飞行高手杰布在张家界天门山的一跃,把这项运动线年首届翼装飞行世锦赛在张家界天门山举行,我在现场观摩。
看比赛前,我与绝大多数人对翼装飞行运动的理解一样,觉得特别危险、特别疯狂。可当我站在起点,看见全世界最顶级的选手从身边一个个跳下去,然后在山谷中划出优美的飞行轨迹,再通过个人的身体控制降落,非常地娴熟。那一瞬间,我改变了对翼装飞行的看法。心里就一个声音,这才是真正地实现了,像鸟一样自由飞行的梦想。
飞行之后,所有运动员那种兴奋、愉悦的神态深深感染了我。经了解,我觉得通过专业训练,按照他们的方式去做,肯定能够把安全掌控在自己手里。于是决定去从事这项运动。
在此之后,翼装飞行进入了影视作品当中。最早是《变形金刚》系列,主人公穿着翼装飞行服穿梭于城市大楼之前。这部电影让大众通过银幕,第一次看到了翼装飞行。
好莱坞大片《极盗者》有一段1分多钟的翼装飞行展示。据我所知,这部分当时拍了1个月,请了全世界最顶尖的翼装飞行员和翼装飞行摄影师拍摄。当时我就在山谷的另一侧做翼装飞行训练。
翼装飞行还在国产电影《红海行动》中出现。《红海行动》里的翼装飞行(空降),有点接近跳伞的“高跳低开”。战术是特种部队从飞机起跳,然后在空中编队、快速集结,等飞到敌后再打开降落伞,降落后执行任务。之所以要低开,是因为开伞时离地面越低,被敌方发现的可能性越低。结合我跳伞的经验,如果在离地1000米高度开伞,开伞后还需飘3分钟;降低到200米开伞,只需30秒就会落地。
翼装飞行的装备包括1件翼装飞行服、降落伞系统等。翼装飞行服穿起来,会感觉自己长出了翅膀。
平时训练,飞行之前需要整理这些装备,比如叠伞,这样的一个过程大概需要20分钟。叠好伞后把它放进伞包,连接好。正式起跳之前,先检查一下飞行线路,也就是翼装在空中的预定飞行轨迹。然后看一下气象条件,判断是不是满足飞行要求。接着站在起跳台上,可能会做一个深呼吸,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态,等待发令。
跳下后就进入向下俯冲阶段。这样一个时间段空气进入翼装飞行服内部,让它膨胀起来,就有了升力。大概经过200米的自由坠落,飞行员开始向前下方滑行。这样一个时间段大家都会全力飞行,身体保持得像一张平滑的纸一样,以保证自身在空中获得最大速度。
如果飞直线轨迹,我会尽可能保持姿态稳定,不让航线发生偏差。直到抵达物理线。这个物理线是假设的,一般参照地面物体来判断。等到了那个地方,我开始做拉升动作,以使自身减速。因为如果在时速220千米的情况下开伞,我的颈椎可能直接就断了。减速之后打开降落伞。之后经过控制伞调整方向,最后安全落地。
除了针对性的训练外,我还享受翼装飞行。那种时候,我喜欢在空中仰面朝天,就像仰泳一样看着天空,感受大自然。或者夕阳西下时做一次飞行,那是翼装飞行最美、最享受的时刻。
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